
Youtuber容易抑鬱?!你不知道的痛苦5件事
近年有很多人將Youtuber視為夢想職業,可以一邊做自己喜歡做的事,一邊賺錢,還能得到人氣和知名度,超爽的!可是在鏡頭背後,Youtuber是患上抑鬱症的高危職業,究竟這新行業有甚麼不為人知的困難呢?以下5件事就是當Youtuber必需得面對得「 現實」:
被演算法綁架
頻道的一切數據都是公開和透明的,例如訂閱人數、瀏覽次數、按讚、觀看時長等等,後台的AI只會單憑這些數據評價創作者的內容是好或差,愈多人看,就代表成功。因此,Youtuber每天都被後台數據追著跑,不斷與別人和自己作比較,加上會當影片收視不好時,「演算法」就會降低影片的推薦量,導致Youtuber的情緒會被這些後台數據影響。
網絡酸民
Youtuber曝光在鏡頭前,一言一行都會被放大,加上經常要管理後台,留意觀眾的反應和留言,少不免會看到酸民們尖酸刻薄和不負責任的說話的言論,除非內心特別強大,否則心情或多或少會受到影響。有不少Youtuber受不了長時間的網絡欺凌和語言暴力,而患上抑鬱症,甚至輕生。
Youtube廣告分紅利潤少
頻道在1年內累積的1000人訂閱和4,000小時觀看時間,才可以加入「YouTube合作夥伴計劃」,賺取廣告的分紅。現時YouTube大約會將廣告費用的45-55%分給創作者們,創作者的影片每 1,000 次觀看所賺取的金額(RPM) 平均只有美金$3-60不等,是乎地區、題材和其他因素。製作影片的成本分分鐘比收入還多,除非每支影片都破百萬觀看、時常直播和開通會員制度,否則單靠Youtube的廣告分紅在香港是不足以維持生計的。
5位香港Youtuber的單月廣告收入:
Youtuber | 訂閱人數 | 估評每月收入(HKD) |
---|---|---|
FHProductionHK (熊仔頭) | 633,000 | $10,100 |
屎萊姆的3次元 | 343,000 | $2,084 |
Ling Cheng (鄭金鈴) | 258,000 | $6,500 |
RedisPolly | 149,000 | $2,900 |
undergroundDV 達哥 | 130,000 | $22,200 |
業配賺錢也不容易,當頻道有點成績,開始接到業配時,也會面對多方壓力,例如觀眾抱怨頻道的商業味濃、變質等等,或者業配的影片成績不好,難以和廣告商交代,都會令Youtuber面對兩難局面。
每天都是對著自己
Youtuber其實是一個「以自我為中心」的職業,每天的工作就是拍攝自己,剪影片時都是看著自己,曾有一位Youtuber說當看得自己太多,便不想再看到自己的臉,並會對自己產生厭惡。
工作與私生活分不開
製作影片不但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神,沒有固定的工作時間和地點,變相任何時間都可以工作,為了維持頻道規律的更新,日日夜夜都搞盡腦汁去想新的題材和內容,通宵達旦剪片成為家常便飯的事。Youtuber會視後台的數據就是一切的價值,當影片成績不佳,再加上遭到批評時,往往是Youtuber崩潰時刻,自覺百費努力,自身價值就會跟著流量上上落落。

